目录
课题·调查
大学生原子化状态的生成机理与消解路径——以西南地区G大学为例李琴;1-2
基于“雨课堂”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——以大学英语文化类课程《英伦历史文化拾遗》为例董爽;刘珲;3-4
教育生态学视域中生态课堂之建构——以幼儿英语课程为例杜月蕾;5-6
“互联网+老年教育”信息化平台建设研究——基于湖南老干部(老年)开放大学平台朱新洲;姚倩;7-8
大学英语文化类课程线上教学模式探究——以慕课《英伦历史文化拾遗》为例王世争;刘珲;9-10
高校艺术类专业教师如何成为“大先生”覃文勇;11-12
“互联网+”时代的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——以学前教育专业教师为例王琪瑶;13-14
广西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路径研究黄斐;15-16
某高校二级学院学生工作研本一体化管理探索罗逸浩;吕元俊;17-18
浅析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建设温馥榕;19-20
“求知”专业教学平台建设研究刘晏君;张诗琪;卢智惠;21-22
论职前幼师舞蹈教学技能实操性的培养刘锋;23-24
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优化方法孟爽;25-26
关于培训高校心理委员开展朋辈心理辅导的探索徐浪;27-28
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常态化路径探索任云丽;武泽敏;29-30
现代学徒制导师素质要求及培养路径研究——以轮机专业为例王雪峰;31-32
新进教师高等数学教学感悟与建议赵菲菲;米日班·买吐地;许萍;33-34
母语负迁移对高职英语专业写作的影响及策略吴翠霞;35-36
人文审美教育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吕金漪;37-38
翻转课堂在高校物理实验教学改革中的应用张薇薇;39-40
二维动画技术课程与思政元素融合教学的创新思考杨冬梅;41-42
当代大学生婚恋观对婚育率的潜在影响——基于杭州部分高校学生的调查胡锦生;陈智豪;43-44
换位教学法在《国际贸易地理》课程中的运用——以广州大学松田学院为例兰婷;梁艳;45-46
正念认知疗法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的研究王美珍;范玮晴;47-49
中韩高校新闻专业课程学生满意度比较研究陈雨璇;张冬冬;50-52+49
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视域中青年文化自信的提升策略李浩然;张维;53-55
信息化条件下高职辅导员自我效能感现状调查王芳;56-57+55
初探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的物理教学黄晓泽;赵鹏;饶黄云;58-60
全媒体时代文化自信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究赵跃;姜甜甜;61-63+60法治·社会
社会学视角的城市社区公共服务现存问题探析张馨月;64-65
宅基地“三权分置”的制度延展与法律构建乔剑峰;66-67
论我国循环经济法律体系谢咏;68-69
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基金支出的受益归宿分析来慧芳;70-71
法治中国建设背景下对行政复议制度的思考彭俊铭;72-73
动态质押法律问题研究康润滢;李扬扬;石玮;74-76文化·传播
抖音短视频用户言论自由权探析汤宏鑫;刘延敏;黄欣玲;77-78+76
跨文化交际视角的旅游翻译策略研究路春燕;79-80
日语命令句的主谓之争薛桂谭;81-82
互文性视角的气候变化新闻报道的语域构建杨菲;83-85
释意理论视角的文化对等研究——以《长干行》法译本为例刘昕玥;86-87
马来西亚华语口语里的动词“中”陈紫璇;88-89
生态翻译学视角的《浮生六记》英译研究张梅盈;90-91
从落语看江户时代的特色文化康会丹;92-93
韩国品牌名语种成分研究马萍慧;94-95
基于网络媒体新造词分析的韩国社会现象管窥赵星韵;崔花;96-97
浅析电影《洋妞到我家》中文化冲突产生的原因薛清威;98-99
探究新媒体背景下的广播电视语言于振皓;100-101
酒文化视角的跨文化交流模式探究魏澜;陈艺鑫;102-103
生态翻译学视角的化妆品广告文本分析蔡慧;104-105
橘子洲旅游网站英语版本研究戴锦英;邱格;张桂;106-107
再论大、小主语存在领属关系的主谓谓语句李颖祺;108-109
系统功能视域中古体诗语际实现化研究江容;110-112文学·艺术
侠义与反侠义:《让子弹飞》的后现代英雄叙事王幸逸;113-114+112
《少年派的奇幻漂流》的结构主义视域阐释李怡燕;115-116
古希腊神话对英国语言文学的影响陈玮倩;方海霞;117-118
从精神分析法解析《理智与情感》中的玛丽安瞿叶童;沈莹;119-120
悖论世界中的自我困境——以《野草》为中心朱诗诗;121-122
德莱赛《美国悲剧》中的城市、阶级与个体张晓娟;123-124师资·育人
中职升本贫困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探析——以G校会计学班级为例周驰亮;125-126
新时期大学生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探究雷璇;127-128
“三全育人”理念下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策略李小燕;129-130
先秦儒家思想对大学生就业心理调适的启示姚莹;张晓欣;131-132
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实践研究邓雅琪;133-134
高校辅导员如何做好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——以河南科技大学护理学院为例李翠翠;135-136
阅读红色经典与大学生党员素养提升研究孟晨;刘洪帅;包栢坤;137-138
高校学生公寓育人机制探索——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商学院为例张雪笛;刘暖暖;秦玲;139-140
“全面二孩”政策背景下同胞竞争效应及教育对策研究肖遥;141-142
大数据视域中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养研究郝婷丽;蒋海彬;143-144
积极心理学视角的中学生防御性悲观的应用刘茜;145-146
浅析同伴关系对青少年成长影响及应对措施张鑫萌;李义安;147-148
我国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制度实施现状研究——以学校组织特性为视角牟童瑶;149-150
红色文化教育与党建工作的融合发展模式思考刘捷;151-152
优秀戏曲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——以山西地方戏曲文化为例毋伟;153-154教学·管理
开放大学合作办学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卢跃;155-156
多难兴邦——论现代文学课中的思政教育沈筱峂;157-158
高职英语课程融入思政教育的实践与探索多英学;159-160
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改革探析蒋娟;161-162
高职院校法语基础课程教学研究——基于超星学习通平台周蓉;黄雪琴;163-164
基于大学生需要心理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化王彬;165-166
吕梁精神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研究陈晓婧;167-168
基于老年学习特点的隔代教养课程开发研究储海燕;169-171
日本中小学道德体验教育途径与思考徐冠岚;张大成;172-173
“双一流”建设背景下高校二级科研管理体制构建李星;174-175
基于微信小程序的俄语精读学习平台设计骆嘉玲;文森;176-177
互联网视域中高校思政教育的改进路径肖杨杨;178-179
美术创意产品设计与学前玩教具的融合——以转盘玩教具为例覃肖莹;180-181
探析德育教育在中职生专业课教学中的作用——以婚庆及播音节目主持(庆典方向)为例马骏;182-183
浅析青少年摔跤运动员灵敏素质的培养罗亚;杨淼;184-185
新时代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问题及对策研究王薇;186-187
浅议新时期党校图书馆转型发展孙倩;188-189教法·论坛
网络核心课讨论区的情境式学习活动设计研究——以公共政策概论开学第一课为例梁玉忠;190-193
康百万庄园德教资源对《基础》课的价值研究郭良瑞;路德红;194-195+193
产出导向法在综合商务英语课程中的实践研究——以“piggly wiggly way”为例徐代;196-197
基于模块化的新媒体营销课程TIDES教学模式研究白华艳;198-199
微课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飞志红;200-201
大学英语泛读课程中的阅读策略新探刘婧;202-204
语文课堂教学中对于“主体间评价”的探讨平嘉琳;205-206
高职院校《模拟导游》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研究——以“新疆库尔勒市铁门关景区导游服务”任务为例赵雪;207-208
初中语文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初探郑爽;209-210
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课堂提问探究杨静;211-212
合作礼貌原则在公共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安娜;213-214
韩国语学习者作格动词习得调查研究郑杰;陈楠楠;215-216实践·探索
浅析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发展逻辑张杰轩;217-218
马克思、恩格斯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批判及其重要意义李亚真;219-220
恩格斯晚年对“经济决定论”的批判——基于恩格斯《致约瑟夫·布洛赫》书信的思考宋子铃;221-222
基于价值实践说探究人的价值彭倩倩;223-224
论青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的原因杨纬;225-226
人类命运共同体时代价值的四重维度任敬;227-228
五四精神及其时代价值宋同武;姜沣城;229-230
新中国成立以来乡村治理的变迁与经验杜慧;231-232
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:价值、困境及路径包栢坤;孟晨;原晶晶;233-234
“常州三杰”的品质风范与时代启示康艺佳;235-236
家风助廉:推进领导干部家风建设的几点思考郭少丹;237-238
现代化理论的兴起与缺陷弓娜;239-240
对供给学派与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认识王佳瑞;241-242
山东新旧动能转换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郭明亮;243-244
旅游危机事件对旅行社的影响及应对策略尤淑侠;王莎莎;245-246
互联网背景下工程造价咨询业转型路径研究张春惠;247-248
基于翻译方法的计算机翻译工具比较——以有道翻译和Transmate为例江妍;249-250
基于生活压力分析下慢生活体验区的设想研究高振元;杨韬;龚金强;251-252
浅谈儿童的哲学智慧吴雨荷;253-254
民国时期图书馆学者智库研究管莹莹;255-256
现代交际2
整合视野下的中国养老保障建设——《中国养老保障整合:历程与挑战》书评蒲新微;25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