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录
课题·调查
融入思政元素的行政法课程教改探究杨仲夏;李娜杰;1-3
基于ET理论的国际汉语课堂教学组织探析田野;陈曼倩;4-6
“金课”建设背景下民办高校翻译类课程建设研究梁法丽;7-9
浅谈高校新进教师角色转变困境与策略王宇;魏峰远;程钢;10-12
西部高校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的实践探索——以“互联网+”为背景何瑛;13-15
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PDCA闭环模式的实现理路张晖;肖楠;16-18
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俄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李娜;邓林;19-21
专业课中思政元素的融合与实践——以《数据库系统原理及安全》为例曲爱妍;吴秋玲;黄丹丹;22-24
课程思政背景下思辨式英语阅读教学模式探究黄兰花;叶玉珊;25-27
“00后”大学生群体现状及思政教育路径探究——以S大学7376名学生为例黄崇敬;徐纯;师泽帅;28-31
如何通过《跨文化交际》课程思政增强学生文化自信李文吉;张晓玲;32-34
文化自信教育融入思政课的价值意义和实现途径高峰;35-37
高职院校旅游专业“2+1”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探究高金芳;38-40
《组织行为学》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张素君;41-43
隐喻视角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构建路径探析杨雅瑶;44-46
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研究——以安康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杨蕾;47-49
新发展阶段民办本科高校如何把控生源质量——以西安翻译学院为例宋海燕;50-52
中华文化在高校学生党团建设中的实践研究张帅鹏;53-55
浅析专业课程如何融入思政元素廖宁;柴桦;56-58
科学建制化中的无形学院作用角色演变李旺倬;刘霁堂;59-62
文化·传播
韩国语人称代词有标记用法的认知语用分析刘香杉;63-65+62
《诗经》俄译本中鸟意象的翻译方法与翻译效果张胜男;杨蕊;66-68
“cold”与“冷”的认知词义对比分析戴粤;徐李洁;69-72
《汉字等级大纲》中日部件字分析与教学初探王珂睿;73-75
从语法构式到修辞构式的名词的意义扩展——以“打工人”为例的“××人”李俏颖;76-78
归化异化视角的《蛙》的日译研究董玲玉;79-81
语料库中国内媒体英语新闻词汇丰富性研究韩冬娇;82-84
小说封面多模态话语分析——以The Giver14版封面为例毛姝凡;85-87
佤族优秀传统文化及其现代意义刘忠瑞;88-90
“客者情怀”的诗意书写——以宇文虚中为例萨日朗;91-93
试析彼得·谢弗《伊库斯》中的表现主义宋彦;94-96
文体学视角的《白象似的群山》中人物关系林紫薇;97-99
浅析“知人论世”与“以意逆志”的运用——以中原作家群小说为例冯悦;100-102
《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》中的创作技巧探究马越;103-105
师资·育人
本科生科研能力现状及培养策略于天卉;106-108
高校优良学风建设路径与方法研究黄倩;109-111
新时期加强高校青年党史教育的几点思考贺祥祥;112-114
高校辅导员个性化培训体系探究吴绪红;李江薇;115-117
高职院校新生入学适应性研究吕丽;118-120
高校开展大学生劳动教育的价值分析杨静;杜梦红;121-123
探究高中班级管理中的师生沟通艺术朱恒培;124-126
教学·管理
多元读写能力导向的学术英语项目式教学改革黄俊娟;127-129
高等教育阶段在线教育的发展态势及展望陈思宇;130-132
国内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对比分析王晨;133-135
基于综合素质培养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王利娟;136-138
立德树人理念下高校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探究杜梦红;杨静;139-141
浅析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问题与解决路径王金娇;142-144
文化自觉视角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析杨彬彬;145-147
新高考改革背景下民办高校招生工作初探蔡天琪;148-150
应用语言学视角的外语教学本质的思考——基于动态系统理论宋晋怡;姜凌;151-153
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实现——基于新媒体视角的工科院校的思考王宁;154-156
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及其对策研究樊俐男;157-159
远程复试策略探讨——以D市L大学为例陈雪;160-162
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及应对策略研究程建林;163-165
课程思政理念融入高校英语教学的路径分析马一杰;166-168
“智慧课堂”在思政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张欢;169-171
理论教育法在高校课堂的有效运用齐鑫杰;钱雅璇;172-174
高校思政教育中情感教育的作用及应用探究喜君;175-177
儿童视角的幼儿园课程设计与实施陈沛瑶;178-180
德国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对我国的启示田钰析;181-183
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探析刘子贤;184-186
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视角看词汇教学的破与立李硕;187-189
“三全育人”视角的大学生心理育人途径刍议杨志;张卫平;190-192
实践·探索
浅析马克思的两种社会形态——“三形态”说、“五形态”说及其关系周家盈;193-195
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探析张晓玉;196-198
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理论及其现实意义苏东兰;199-201
浅述萨特自由观及其影响杨爽;202-204
“畸人”不“畸”:尼采视角主义下的《小城畸人》姜宇迪;205-207
卢卡奇主体性思想的溯源周洋;208-210
论小康社会的内涵演进及基本特征尹傲;王乔健;211-213
中国共产党人民主体思想的百年历程及经验启示任佳佳;214-216
电影《八佰》中英雄群像的塑造周炜鹏;217-219
论马克思早期哲学思想发展逻辑孙慧珠;220-222
以“新基建”激活经济转型新动能的对策研究——以淄博市为例代明明;岳顺之;223-225
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发布对公众关注度的影响——基于关联规则挖掘的典型案例分析李佳彤;黄燕梅;226-228
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促进机制研究的发展趋势滕雄程;229-231
浅谈心理学对社会和谐发展的积极作用谭天怡;232-234
论我国家庭教育中的代际文化冲突与调和田婕;235-237
社区网格化管理中的居民参与现状研究——以淄博市H社区为例马艺如;238-240
传统媒体职务作品著作权归属模式研究徐雨辰;241-244
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路径思考周佳月;245-247
陕西省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评价研究丁格;248-250
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衔接问题研究——以宁夏回族自治区红寺堡区为例毛瑞昕;251-253
新形势下档案利用与管理人员素质提升思考魏文君;254-256
现代交际2